在醫療改革和市場化的影響下,醫院開始專注于改善醫療服務質量、提高業務運營效率、加強內部管理、降低運營成本,以提高醫院競爭力。堅持社會效益為第一位,通過提高社會效益來提高經濟效益,增進經濟實力,擴大再生產和發展醫學科學技術,從而進一步提高社會效益,這已成為醫院生存與發展的戰略問題。
國家“十二五”規劃中指出,國家將建立“區域性醫療系統”,區域醫療正是要建立在電子病歷的基礎之上,實現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系統,電子病歷已經成為了醫院下一輪信息化建設的核心與必然趨勢,同時也是推動新醫改進行,解決“看病難、看病貴”問題的重要途徑。
國家有哪些相關政策與指導規范?
■ 衛生部:
● 2011 年 1 月 4 日 發布《電子病歷系統功能規范(試行)》
● 2011 年 11 月 3 日 發布《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方法及標準(試行)》
■ 北京市:
● 2012 年北京市將力爭在全市醫院全面開展電子病歷建設工作
● 2012 年至 2013 年實現部分醫院內部電子病歷信息集成,5 個試點區縣信息互聯互通
● 2015 年擴大電子病歷應用,充分發揮其在方便居民知己健康、節約衛生資源等方面的用途
注:圖片來源于網絡,非原創。如有冒犯請聯系我們,我們第一時間刪除,感謝您的理解與支持。